企業名稱:
聯系人:
電話:
手機:
郵箱:
傳真:
地址:
履帶式推土機在工程建設中被廣泛應用。履帶行走裝置是推土機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推土機工作過程中,行走裝置承受推土機工作時的各種壓力和扭矩,其行走機構主要包括臺車架、驅動輪、引導輪、支重輪、托鏈輪 (簡稱“四輪”) 、履帶及履帶張緊裝置等, 其主要功能是支承推土機的質量, 并將傳動機構傳遞的動力變為驅動力, 實現推土機行走。履帶式推土機行走機構如圖
在履帶式推土機履帶板行走機構中, 各零部件之間大都是剛性接觸, 無法采用潤滑和緩沖措施, 因此行走機構各零部件承受的沖擊載荷和磨損比較嚴重、故障比較頻繁。本文講述履帶式推土機行走機構3例故障排除方法。
1“四輪”啃
故障現象:履帶式推土機履帶板行走或作業過程中, 其履帶鏈軌與驅動輪、推土機引導輪、支重輪及托鏈輪的輪緣產生劇烈摩擦且發出連續的“咯吱”聲, 造成“四輪”和鏈軌加速磨損, 即為啃軌故障。
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:履帶卷繞在“四輪”的外側, 履帶鏈軌與各輪輪體直接接觸, 依靠各輪輪緣的夾持作用保持鏈軌不產生橫向滑移。組裝行走機構時, 應保證支重輪、引導輪和托鏈輪轉動靈活, “四輪”的對稱中心面與履帶鏈軌的對稱中心面相重合。但是在實際組裝中, 往往難以達到上述技術要求, 或者在推土機作業過程中因磨損、沖擊、振動的影響, 改變了原來的裝配關系, 由此造成啃軌故障。引起啃軌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所述。
驅動輪啃軌:驅動輪安裝靠里或靠外, 均會產生啃軌故障。該故障的排除方法如下:檢查驅動輪與鏈軌對稱中心面, 若不對稱應調整其在半軸上的位置;檢查半軸是否彎曲變形, 若彎曲應校直。
推土機引導輪啃軌:若引導輪內、外輪緣磨損不一致, 挺桿彎曲, 張緊彈簧的彈力不一致, 兩側引導輪的橫向間隙不一致等, 均會造成引導輪歪斜, 使其對稱中心面與“四輪”的對稱中心面不重合, 導致引導輪啃軌。若挺桿彎曲, 應更換新的挺桿;若張緊彈簧的彈力不一致, 應調整兩側張緊彈簧的彈力。
若引導輪兩側的橫向間隙不一致, 應調整引導輪與臺車架的橫向間隙, 調整方法如下:操縱推土機在平地上行駛1~2m, 使履帶均勻張緊, 停車檢查導向板與臺車架側板之間的間隙A (見圖2a) 。若發現其左、右間隙不一致, 應松開導向板緊固螺栓 (見圖2b) , 將間隙較大一側的墊片抽出, 添加到間隙較小的一側或不添加, 直至將兩側橫向間隙A調整到相同為止。調整時注意, 松開導向板緊固螺栓時, 不要松到3圈以上, 以防止導向板脫落后不易安裝。
支重輪啃軌:支重輪啃軌的原因大都是其對稱中心面偏移所致, 調整方法如下:采用拉線方法檢查支重輪對稱中心面, 確定需要調整的支重輪;擰松需要調整的支重輪端蓋與臺車架之間的連接螺栓, 調整其位置, 使其對稱中心面與其他支重輪對稱中心面相重合。
托鏈輪啃軌:托鏈輪啃軌的原因與其對稱中心面偏移有關, 造成其對稱中心面偏移的原因主要是托鏈輪支座變形、軸承間隙過大。排除方法如下:檢查調整托鏈輪對稱中心面, 若發現托鏈輪歪斜, 應校正托鏈輪支座;若發現其軸承間隙過大, 應予調整。